很少有一本書像龍應台的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」那樣,讓讀者都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歷史;也很少有一本書像「大江大海」這樣,在集體討論時,能驅動每個參與者都感性發言,說出屬於個人心靈底層的記憶。
紫藤書友會3月聚會28日在書友沈悅家中討論「大江大海」,約30位愛書人聚集,沈悅並且先放映了一段由女導演王小棣為「大江大海」拍攝的紀錄片,紀錄了龍應台訪談書中人的情形。這部紀錄片為由作家周芬娜所主持的當天聚談,作了很好的暖身。
「大江大海」無疑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一本書,會員李芬瑛說,她為了想參加這場座談,聽聽大家的心聲,還特地把回台灣的機票挪後了一天,就是不願錯過。
沈悅亦感觸良多,她說,龍應台寫此書,因為年紀終於到了「能夠懂得長輩心情」的階段,她也深有同感。她是1949 年和媽媽與妹妹搭了太平輪從上海到基隆的。太平輪在下一個旅程中沉沒了,所以她是最後一批搭太平輪成功抵達基隆的人。當年在上海,那種「要不要等下一班船再走」的掙扎可說人人都有。但是,在那個「一秒鐘可能決定一生」的大時代,下一班船的命運可能是隨著大輪船沉入海底。
女作家徐鍾珮所寫「家在台北」,第一章寫搭太平輪過海,其中的小朋友「毛毛」就是沈悅。龍應台到胡佛研究院來讀兩蔣日記,沈悅和她聚過,並向龍應台提出有關香港那一段的建議,所以「大江大海」書後「感謝」的名單裡也有沈悅在內。
參加討論的書友都從「大江大海」連接到了自己父母的那一代。書友表示,「大江大海」那一代人那種回不去家鄉亦無法聯繫親人的苦,遠非這一代自由選擇移居來美國且隨時都能回台灣去的人所能想像。龍應台書中經常是和兒子在對話,並且把兒子的父親那一面歐洲人的歷史帶進來,書友們表示,下一代對於父母輩的故事和歷史有興趣,令人安慰。
書友會發起人周芬娜說,當天討論最大的收穫就是溝通與交流,不論是台灣省籍、49年前後赴台的「外省人」,或者是從中國來美國的朋友,都坦誠平和溝通,是一次難忘的讀書會。
Read more: 世界新聞網-北美華文新聞 - 大江大海 喚起大時代的記憶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